聲帶麻痺-1.jpg

雙側聲帶麻痹會有呼吸困難、呼吸很大聲、嚴重者會因缺氧而休克死亡是甲狀腺手術最常見且為嚴重的併發症,主要原因是手術中傷到支配聲帶活動的喉返神經,因而造成聲音嘶啞及液態食物吸入氣管的問題,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是有腫瘤壓迫到喉部相關神經所造成,也有少部分病人是查不出任何原因,相較僅有單側聲帶麻痺的發聲困難症狀更為棘手。

 

 

 

聲帶麻痺-2.jpg

聲帶是在氣管裡面的一種薄膜組織,有雙側聲帶麻痺的患者,聲帶無法隨意志控制,長期處於收縮靠攏的狀態,以致影響氣管內空氣的流通,有許多患者就因無法正常呼吸,因此會出現聲音嘶啞、氣短、咳嗽、吃東西容易嗆到、運動時容易呼吸困難的神經損傷性疾病,因在臨床上容易與功能性失音的症狀混淆,需以喉鏡檢查,觀察發音時聲帶的反應來確診。

 

 

聲帶麻痺-3.jpg

而傳統的治療方式多以氣切(氣管切開術)為多,也就是在頸部劃開放置氣切套管,直接與氣管相通的手術處置。氣切的目的,是為了幫助病人建立一個暢通的呼吸道,並便於長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管道,但是病患一旦氣切,聲帶功能往往便無法回復,長期帶著氣切管對病患而言,更是一個很不方便的事情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不僅每一個月要換一次氣切管,還得常常抽痰以及清潔氣管內管,病人需忍受氣切套管放置在氣管中的疼痛、無法說話等缺點外,還有插管造成氣管受傷、感染等風險。而且一旦氣切,便得同時使用鼻胃管餵食,對病人以及家屬來說都是沉重的負擔。


 

 

shutterstock_211516750.jpg

新光醫院近年便引進「內視鏡雷射後聲帶造口術」來治療雙側聲帶麻痺的問題,協助病患擺脫氣切的噩夢,該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利用內視鏡合併雷射使聲帶後部空間變大,好讓氣流可以順利通過,該手術外觀無傷口,術後恢復期約兩週治療方式雖然會犧牲一點聲音的品質,卻能大幅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及減少氣切帶來的併發症,而在李醫師的臨床治療上已有高達80%的氣切患者可成功拔管,另有高達70%的病患能拔除鼻胃管,讓不少病患及家屬能重拾家庭的天倫之樂。由於李佳融醫師在音聲醫學累積豐富治療及臨床經驗,也備受台灣音聲醫學研究會的肯定,在去年2015年的台灣音聲醫學研究會秋季演講會上便受邀分享Endoscopic Posterior cordotomy for bilateral vocal paralysis(內視鏡後聲門造口術以治療雙側聲帶麻痺)及個人研究經驗,李醫師相信有好的醫療技術才能為病患帶來更好的癒後品質。

 

聲帶麻痹-5.jpg

(圖一) 正常聲帶:左側為發音時聲帶閉合 / 右側為呼吸時聲帶打開

 

聲帶麻痹-6.jpg

(圖二) 雙側聲帶麻痹:左側為術前 / 右側為術後,聲帶後方有空間可以呼吸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Dr.李佳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